近日,由浙江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會、天堂硅谷聯合主辦的“聚焦行業 洞見未來”線上直播分享課順利舉辦。天堂硅谷高級合伙人周鑫,合伙人周旼、許賓、羅清分別圍繞“數據時代的投資機會”、“新能源汽車的遠大目標如何照進當下困局”、“健康中國,創新驅動”、“后疫情時代的消費投資”四大主題,聚焦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大消費四大行業進行深度分析和講解,在線觀看人數近千人。
本篇為天堂硅谷合伙人周旼關于“新能源汽車的遠大目標如何照進當下困局”主題演講的實錄整理。
我們團隊自2015年起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未來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越來越成為共識,但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要如何跨過當前的坎坷,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遠大目標真正落地?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在一百年前也就是1915年-1920年,新能源汽車曾與燃油車有過一場生死較量。當時,鉛酸電池電動汽車是美國等城市精英的追捧之物。但隨著石油資源被大量發現開采、石油價格迅速降低、加油站快速鋪設以及燃油機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電動汽車被燃油車擊敗,退出了歷史舞臺。一百年后的今年,它們再次站在了PK戰場上。
先和大家分享幾個觀點。第一,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的關系,不能比照蘋果智能手機對傳統手機的沖擊。當下新能源汽車還未實現對燃油汽車功能上的迭代,沒有出現顛覆性功能。第二,共享經濟的崛起不等于汽車需求的減弱。有人認為,共享經濟的出現和發展會改變人們購買私家車的消費習慣,“汽車千人存有量”等核心量化指標將降低。我認為,汽車不僅僅具有轉移人、貨、物品的工具屬性,它還代表著家庭的資產,代表著人性中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共享汽車不會對汽車消費需求造成大沖擊。第三,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技術路徑等與燃油汽車不在一個競爭跑道上,中國擁有媲美全球主流車企的制造能力、設計能力和零部件同步開發能力,特斯拉上海工廠初步印證了未來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制造中心。
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才剛剛啟動。2022年政策補貼將結束,屆時將開啟轟轟烈烈的產業市場化之路?,F在是新能源產業投資的關鍵時期。
01:能源
一百年前燃油車打敗鉛酸電池電車,這不能簡單理解為一種車對另一種車的勝利,更意味著一個體系對另一個體系的勝利。同理,在當下探討新能源汽車,我們不能僅聚焦于車,還需要關注能源供應網絡體系。
中國石油資源不足,儲量匱乏,高度依賴進口。原油年進口金額已經超過1.6萬億人民幣,且易受外部風險事件的直接沖擊。但中國電能充沛,擁有全球領先的電網,而且新能源產業制造能力強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國家能源安全息息相關。
假設將我國兩億多輛車全部變成電動汽車,如果采用集中式能源補充,遠期用電量僅占社會總用電量的6.1%,不會對國家電網負荷造成壓力;但如果采用居民不定時、不規律的充電模式,遠期用電量將占居民用電量42.8%,這將對居民配電網造成負荷壓力。
02:瓶頸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在面臨兩大矛盾:一是市場需求無法撬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供給的矛盾,二是能源供應網絡落后無法承載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矛盾。
從消費端看,根據專業機構關于用戶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調研,我總結起來是兩點:一是消費者“用得貴”,電車和油車同等性能,但電池成本遠高于油箱,使得同等性能的電車比油車貴;二是消費者“用得煩”,新能源汽車的能源供應網絡問題還未解決,用戶充電不方便,有里程焦慮,而且電池使用壽命短,使得電車殘值遠低于油車。
從供給端看,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電車未實現對油車的功能迭代,沒有造成降維打擊。二是電車補貼政策一年一策,誘導電車性能未經過充分驗證,造成安全事故頻發。三是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40%,與同質油車相比價差過大。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來激活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疏通產業鏈傳導機制。
03:新生態
傳統的燃油車生態主要由油車和加油站組成。相應的新能源汽車生態包括電車和充換電站。
未來新能源汽車應該實行“車電分離”模式,即車電分離、裸車銷售,它將剝離占整車成本35%-50%的動力電池資產購買成本,通過引入電池管理公司配套金融工具,降低新能源電動汽車購置門檻,減少殘值顧慮,迅速打開市場。第二,采用分箱換電、按需計費,建站投資強度靈活,能源服務高效,計費方式科學,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將充分釋放,該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車TCO最低。
面對新能源汽車與移動能源轉折點,天堂硅谷控股母公司硅谷天堂將通過戰略投資核心企業、依托資本市場等方式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一體化體系。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容量非常大。我們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售占比25%,新能源車輛價值、電池資產價值將超萬億,用電價值近萬億。就整體經濟價值而言,以10萬輛電車測算的產值五年內將達到160億,貢獻7.5億稅收。“車電分離”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將有助于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停車場等公共資源價值,同時避免新能源汽車能源補充對城市配網產生沖擊。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